教育中的大型语言模型:

愿景和机遇

Wensheng Gan1,2∗, Zhenlian Qi3, Jiayang Wu1, Jerry Chun-Wei Lin4

1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2Pazhou Lab, Guangzhou 510330, China
3Guangdong Eco-Engineering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520, China
4 Siles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44-100 Gliwice, Poland.

1Corresponding author: wsgan001@gmail.com. Please cite: W. Gan, Z. Qi, J. Wu, and J. C. W. L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in Education: Vision and Opportunities,”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pp. 1–10, 2023.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已成为研究热点。 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教育面临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学效果评估等挑战。 因此,大语言模型在数字/智慧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教育大模型(EduLLMs)的研究不断发展,为实现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导和教育评估目标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体验。 本文旨在对大语言模型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和总结。 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背景和动机,阐释了大语言模型的本质。 然后讨论了数字教育与EduLLM的关系,并总结了教育大模型的研究现状。 主要贡献是对教育大模型(LLM4Edu)的研究背景、动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展望。 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本文为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和见解,以深入了解 LLM4Edu 的潜力和挑战。 它进一步为进一步推进LLM4Edu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同时仍面临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技术、伦理和实践挑战。

索引术语: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智慧教育、愿景、机遇

简介

随着大数据[1, 2]、人工智能、Web 3.0[3, 4]、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5,6,7,8]已成为研究热点。 大语言模型是通过在大规模语料库上训练来学习语言的底层模式和规则的深度学习模型。 它们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生成和理解能力,已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9]、机器翻译[10]、对话系统[1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AIGC)[9]、社交认知计算等领域。 教育是一个重要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育模式面临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学效果评估等挑战[12] 因此,将大语言模型纳入教育领域,有望为个性化学习[13]、智能辅导、适应性评估[14]等方面提供支持,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体验。

数字时代,教育领域目前面临各种挑战[13],包括学生参与度低[15]、教学资源分配不均[16]. 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大语言模型作为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有可能通过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辅导来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此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学习数据[17] 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可以揭示学习者的模式[18],评估学习成果[19],并提供个性化建议[20, 21] 大语言模型具有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的优势,使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学习支持和个性化教育。

大型模型是指具有大量参数和计算能力的模型[22] 大语言模型是大型模型的一种,通常涉及数十亿个参数。 大型模型的本质在于其处理复杂任务和大规模数据的能力,使其能够学习更丰富的语言模式和知识表示[21] 这使得大型模型在教育领域具有很高的适用性。 智慧教育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个性化、适应性、智能化的教育服务。 对于智慧教育来说,教育大模型(EduLLMs)是指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模型。 通过广泛的教育数据和语料库学习,EduLLM 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23]、智能辅导[24]以及教育评估能力[25 ] EduLLM 的研究现状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首先,EduLLM可以通过海量教育数据学习,识别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特征,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教育资源推荐。 其次,EduLLM可以应用于智能辅导,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提供实时的问题解决、学习建议和学术指导。 此外,EduLLMs还具有教育评估的潜力,自动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成果和表达能力,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学生评估和教学反馈。

然而,LLM4Edu的研究仍然面临挑战和问题。 首先,LLM4Edu 中的社会认知学习具有挑战性。 数据隐私和安全是确保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考虑因素[26] LLM4Edu的可解释性和公平性也是关注点[27],要求大型模型的决策过程具有可解释性,避免数据带来的不公平偏差。 此外,教育大模型的开发和部署需要充分考虑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知识,确保模型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28]

本文对教育大模型的研究背景、动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我们为教育从业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深入了解教育大模型的潜力和挑战,为进一步推进EduLLM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指导和见解。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

  • 本文首先分别回顾了教育、大语言模型和智慧教育的背景。 然后介绍了大语言模型与教育的联系,并讨论了智能教育(II节)。

  • 本文深入了解了EduLLM的关键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等(第III节)。

  • 我们还从大语言模型下教育的各种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大语言模型如何赋能教育(第IV-A节)。 它进一步展示了大语言模型下教育的几个鲜明特征(第IV-B节)。

  • 我们还总结了 EduLLM 中的关键点,包括训练数据和预处理、训练过程以及与各种技术的集成(第 V 节)。

  • 最后,我们强调了 LLM4Edu 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挑战(第 VI-A 节),并更详细地讨论了 LLM4Edu 未来潜在的方向(第 VI-B 节)。

II 教育与大语言模型

II-A 教育背景

教育是促进和指导个人发展的有意识的过程[29] 它涉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塑造态度和价值观,旨在促进学习者的全面成长和自我实现。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体的智力、情感、道德、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 学校教育:传统学校教育是最常见、最被广泛接受的形式,学生接受老师有组织的指导,获得知识和技能。

  • 在线教育: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和在线平台提供了新的教育形式[30]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远程教育和其他数字途径进行学习。

  • 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教育活动,提供特定的训练和学习机会,以满足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

  • 自主学习:学习是教育的关键。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获取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说,教育涉及多种角色,包括但不限于:

  • 教师: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他们负责组织、传授知识、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 学生: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 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取知识和技能,旨在个人发展和成长。

  • 家长:作为教育中重要的支持和监护角色,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

  • 教育机构:学校、大学、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提供教育资源和环境,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

  • 政府和社会:在教育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社会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II-B 大语言模型背景

什么是大语言模型[5, 22] 其特点是什么? 大模型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跨学科领域有何关系? 大型模型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 大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语言生成和理解能力。 其目标是对大量语言数据进行训练,以学习语言内的统计模式和语义关系,生成连贯且准确的文本,并理解和响应人类查询[31] 下面是大语言模型的几个特点:

1。自然语言生成:大语言模型可以生成高质量、连贯的自然语言文本。 他们可以理解上下文并根据输入提示或问题生成适当的响应、文章、故事等[32]

2。语义理解:大语言模型可以理解人类语言中的语义关系,包括词汇、语法和上下文[33] 他们可以解析和理解复杂的句子结构,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相关响应。

3。上下文感知:大语言模型可以基于上下文[34]进行语言理解和生成。 他们可以理解对话的历史并生成连贯且与上下文相关的响应。

4。应用广泛: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虚拟助理[35]、智能客服[36]、智能写作等方面有广泛应用[37]等。 它们可以为各种任务和场景提供语言生成和理解支持。

5。持续学习:大语言模型可以通过新数据的训练来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38] 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新数据来积累新的语言知识和模式,提高他们的表现和能力。

大型模型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 在这里,我们详细描述其中五个:

1。 Transformer 模型:它作为大型模型[39]的基础架构。 它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来处理输入序列[40]内的依赖关系。 它有效地捕获远程依赖关系,使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生成文本。

2。预训练和微调:大型模型通常采用预训练[41]和微调[42]的两阶段方法。 在预训练阶段,模型利用大规模未标记语料库进行自监督学习,学习语言的统计模式和语义关系。 在微调阶段,使用标记的特定任务数据进一步训练和调整模型,以适应特定的任务要求。

3。大规模数据集:大型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的语言数据集来进行​​[43] 这些数据集通常包括来自互联网、书籍、新闻文章等的文本数据。 大规模数据的使用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4。高计算资源 [44]:大型模型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来进行训练和推理。 高性能图形处理单元 (GPU) 或专用深度学习加速器(例如 TPU)通常用于加速计算并实现高效的模型训练和推理。

5。迭代优化算法:大型模型通常使用迭代优化算法进行训练,例如随机梯度下降(SGD)[45]和自适应优化算法(例如ADMA [46]) >。 这些算法通过反向传播更新模型的参数,最小化损失函数并优化模型的性能。

除上述关键技术外,大型模型的研究还涉及模型规模放大[47]、数据处理与选择[48]、模型压缩和优化等方面。加速度[49]等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大型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对话、文本生成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成熟。

II-C 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个性化、高效、创新的学习和教学体验的教育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果。

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AI)和大语言模型[50]密切相关。 人工智能是旨在模拟和模仿人类智能的科学和工程领域,而大语言模型是一种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任务的深度学习模型。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智慧教育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学习分析和评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自动化的学习资源推荐、创新的教学方法。 然而,智慧教育目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和挑战:

  •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智慧教育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和接受者转变为合作者和探索者[51]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技能,以适应和引导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 数据隐私与安全 [52, 53]:智慧教育涉及大量学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评估。 然而,这引发了对学生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54] 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机制,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和合法使用至关重要。

  • 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实施智慧教育需要充足的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支撑,包括网络连接、计算设备、教育软件等。 但部分地区和学校可能面临技术条件和资源稀缺的挑战,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广泛普及和应用。

  • 伦理道德问题:智慧教育的应用引发了伦理道德问题,如数据隐私、算法偏差、人工智能公平性等。 有必要制定指导方针和法规,确保智慧教育的应用不仅产生教育效益,而且遵守伦理原则和社会公平。

  • 平衡个性化与社会公平:智慧教育旨在个性化学习支持,但过度依赖个性化可能会拉大学习者之间的差距。 必须在个性化和社会公平之间取得平衡,确保智慧教育的应用不会加剧教育不平等,而是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个性化、高效、创新的学习和教学体验的教育模式。 它与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密切相关。 然而,与单纯的技术应用不同,智慧教育还涉及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包括教师角色转变、数据隐私和安全、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伦理道德问题、平衡个性化和社会公平、教育创新等。内容和评估系统。 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教育部门、科技行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II-D 大语言教育模型

大型模型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跨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型模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他们利用深度学习和大规模数据训练的方法来模拟人类语言能力,实现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在数据科学领域,大型模型可以应用于文本挖掘、情感分析、机器翻译以及从文本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等任务。 此外,大模型涉及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认知科学等跨学科领域。 通过对语言和智力的研究,他们推动了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发展。

近年来,GPT-3等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大语言模型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语言生成和理解能力。 与此同时,教育领域面临着个性化学习、教育资源不平等、教学效果评估等诸多挑战和机遇。 于是,教育界开始探索如何将大语言模型与教育结合起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其意义和几个正在进行的实践领域,如图1所示:

Refer to caption
图1: 大语言教育模型架构(LLM4Edu)。

1。个性化学习:大型模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推荐。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模式[55, 56],大型模型可以为每个学生[57]设计独特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更有效率。

2。教学支持工具:大语言模型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提供智能的教学支持工具和平台[58] 教师可以利用大语言模型生成的内容和建议来设计教学活动,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3。教育评估与反馈:大语言模型可以分析学生的作业、考试等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自动生成评论和建议,大语言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4。教育资源和内容创建:大语言模型可用于教育资源和内容的创建和生成。 他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需求生成教材、练习、案例研究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灵感。

III EduLLM的关键技术

教育大语言模型涉及多项关键技术。 以下是与教育大语言模型 (EduLLM) 相关的 10 项关键技术,以及每项技术的详细说明:

1。自然语言处理 (NLP):NLP 是 EduLLM 背后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包含文本分析、语义理解和情感分析等技术,使模型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59] NLP 使 EduLLM 能够理解学生的查询、生成语言响应并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

2。深度学习 (DL):DL 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60],涉及构建和训练用于学习和推理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61] EduLLM 通常依赖卷积神经网络 (CNN) 或循环神经网络 (RNN) 等深度学习架构来处理和分析教育数据并生成有意义的输出。 许多深度学习技术已经被开发出来。

3。强化学习(RL) [62]:RL 训练智能体通过试错和奖励机制做出决策。 在 EduLLM 中,强化学习可用于优化模型响应和建议,使模型能够根据学生反馈和结果进行调整,以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学习支持[63]

4. 数据挖掘 (DM) [64, 65]:DM 是从大型数据集中提取有用信息和模式的过程。 EduLLM 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发现学生的学习模式、行为趋势和知识差距,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基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见解。

5。计算机视觉(CV):强大的CV技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解释图像和视频。 在教育领域,EduLLM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分析学生的面部表情、姿势和行为,提供更准确的情绪分析和学习反馈[66]

6。语音识别与合成: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转换为文本,而语音合成技术将文本转换为语音。 EduLLM 可以利用这些技术与学生进行语音交互,为口语练习、语音评估和发音纠正提供支持[67]

7。多模态学习 [68]:它涉及各种传感器和数据源的融合,例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 EduLLM 可以处理和分析多模式数据,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69]

8。个性化推荐系统:它们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历史和学习风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建议[70] EduLLM 可以在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学生数据和行为模式推荐合适的学习材料、课程和活动。

因此,这些关键技术的结合使 EduLLM 能够提供个性化、适应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这些应用程序促进教育创新,提高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 然而,EduLLM的这些应用也面临着隐私保护、数据偏差、算法透明等挑战。 这些都需要在技术开发和实际实施中妥善解决。

IV LLM 授权教育

IV-A 大语言模型下的教育应用

大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应用于各种教育场景,提供个性化学习、教学辅助和教育研究支持。 以下是LLM4Edu的12种潜在应用场景,并附有具体描述和示例,如表I所示:

表一: LLM4Edu的几种应用
Function Description
Learning assistance tools Provide support in problem-solving, generating study materials, and organizing knowledge.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 Recommend related learning materials.
Content creation and generation Generate teaching outlines, practice questions, and lesson plans.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vid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exercises and enhance their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Cross-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Provide real-time translation services.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Offer employment prospects, career development paths, and advice on relevant skill development.
Virtual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Provide virtual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environm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guidance Offer employment prospects, career development paths, and advice.
Exam preparation and test-taking support Offer practice questions, explanations, and strategies.
Academic writing assistance Provide guidance on structuring essays, citing sources, refining arguments, and enhancing overall clarity and coherence.
Intera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Create interactive and immers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Enable them to acquire new skills, explore new fields, and pursue personal development.

1。学习辅助工具:EduLLM可以作为学习辅助工具,为学生解决问题、生成学习材料和组织知识提供支持。 例如,学生可以向模型询问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模型可以生成详细的解释和分步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2。个性化学习体验:EduLLM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建议。 例如,该模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历史和兴趣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练习题和学习资源,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3。内容创建和生成:EduLLM 可以协助教育工作者和内容创建者生成教育材料和资源。 例如,模型可以自动生成教学大纲、练习题和教案,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多样化、丰富的教学资源。

4。语言学习与教学: LLM 授权的教育在语言学习与教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例如,这些模型可以提供语法和词汇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 该模型还可以生成对话场景,供学生练习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增强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5。跨语言交流与翻译:大语言模型可以辅助智慧教育中的跨语言交流与翻译。 例如,大型模型可以提供实时翻译服务,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克服语言障碍,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协作。

6。教育研究和数据分析:EduLLM 可以分析广泛的教育数据(又名教育数据挖掘)[71],并提供深入的见解和研究支持。 例如,这些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发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7。虚拟实验和模拟:EduLLM可以提供虚拟实验和模拟环境,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 例如,这些模型可以提供虚拟化学实验室,使学生能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磨练他们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

8。职业规划和指导:教育 LLM 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指导。 例如,模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技能和市场需求,提供就业前景、职业发展路径以及相关技能发展建议,帮助学生做出明智的职业规划决策。

9。考试准备和应试支持:EduLLM 可以帮助学生准备考试并提高应试技巧。 他们可以为不同类型的考试提供练习题、解释和策略,帮助学生熟悉成功考试所需的格式、内容和技巧。

10。学术写作辅助:大语言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写作能力。 他们可以为论文结构、引用来源、提炼论点以及提高整体清晰度和连贯性提供指导。 这些模型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术成功所需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技能。

11。交互式学习体验:EduLLM 将创造交互式和沉浸式学习体验。 例如,它们可以模拟历史事件、科学实验或虚拟实地考察,让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现实场景进行学习。 这些互动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加深他们对复杂概念的理解。

12。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教育大语言模型可以支持终身学习[72]和继续教育举措。 他们可以为传统教育环境之外的个人提供资源、课程和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获得新技能、探索新领域并追求个人或职业发展。

教育大语言模型的多功能性使其可以应用于广泛的教育环境,从 K-12 课堂到高等教育机构、职业培训等。 通过利用这些模型的功能,教育利益相关者可以提高教学体验的质量、可及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EduLLM的应用包括学习辅助工具、个性化学习体验、内容创建和生成、语言学习和教学、学生作业评估、跨语言交流和翻译、教育研究和数据分析、虚拟实验和模拟、学习内容建议、职业规划和指导。 这些场景展示了 EduLLM 提供个性化、高效和创新教育服务的潜力。 然而,在 EduLLM 的应用中平衡技术进步与道德考虑至关重要,确保其使用符合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同时优先考虑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IV-B 大语言模型下的教育特点

大语言模型下的教育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征,如图2所示:

Refer to caption
图2: 大语言模型下的教育特点.

1。个性化学习:大语言模型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他们可以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评估,以满足个别学习者的独特需求和偏好。 这种个性化提高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和参与度。

2。自适应反馈:大语言模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即时的自适应反馈。 他们可以找出薄弱环节或误解,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释和指导。 这种实时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理解概念并按照自己的节奏取得进步。

3。资源丰富:对于智慧教育,大语言模型拥有海量的信息和知识。 它们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资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和互动材料。 这种对多样化资源的访问增强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学习者能够探索不同的观点并参与丰富的内容。

4。自然语言交互:大语言模型精通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 学习者可以与大语言模型进行自然语言对话,提出问题、寻求澄清和讨论想法。 这种自然语言互动促进了更具对话性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

5。持续学习支持:大语言模型可以提供传统课堂之外的持续学习支持。 学习者可以随时向大语言模型获取教材、复习课程、寻求帮助。 请注意,这种学习支持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的日程安排和学习偏好。

6。内容生成与创作:大语言模型可以辅助生成教育内容。 他们可以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自动创建测验、练习和学习材料。 这种内容生成功能减轻了教育工作者的负担,并允许创建多样化和定制的学习资源。

7。多语言能力:大语言模型能够处理和生成多种语言的内容[73] 这使得来自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能够获得其母语的教育材料,从而促进包容性和可访问性。

8。分析学习数据:教育大语言模型可以分析学习数据并洞察学习者的进步、优势和需要改进的领域。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分析来更深入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模式、调整教学策略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9。伦理考量:大语言模型下的教育提出了伦理考量。 确保学习者数据使用的透明度、问责制和隐私至关重要。 应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和保障措施,以保护学习者的隐私并防止潜在的偏见或数据滥用。

10。人类与大语言模型的协作:大语言模型是可以增强和增强人类教学和学习的工具[74] 它们并不是要取代人类教育工作者,而是要与他们合作。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语言模型提供个性化支持、策划内容并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V LLM 教育要点

V-A 训练数据和预处理

训练之前应用于数据的预处理步骤可能包括标记化、标准化和其他数据清理技术。 标记化涉及将文本分解为更小的单元,例如单词或子词,以方便处理。 规范化可能包括将文本转换为小写,以确保一致性并消除特定情况下的变化。 其他清理技术可能涉及删除不相关的 HTML 标签、特殊字符或噪声数据,以提高训练数据的质量。 出于教育目的,当训练模型在教育环境中理解和生成文本时,整理包含不同教育内容的数据集至关重要。 其范围可以从教科书和学术文章到教育网站和论坛。 这些预处理步骤应进行定制,以保留教育背景,确保模型学会生成连贯且与背景相关的教育内容。

V-B 训练过程

预训练和微调在教育大语言模型的构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在预训练阶段,通过大量通用文本数据对模型进行初始化,实现语法、语义、逻辑关系等通用语言特征的学习。 这为模型提供了广泛的语言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处理各种语言任务。 接下来,在微调阶段,根据教育领域的具体任务需求,通过收集特定领域的数据来进行微调。 这保证了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任务,在教育领域展现出优越的性能。 在微调过程中,使用预训练的模型权重进行初始化,为模型学习特定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监督学习调整模型参数,使其适应任务的具体要求,并通过性能评估确保模型在教育任务上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超参数调整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例如通过调整学习率和批量大小。 最终,通过保存微调后的模型,它成为可以部署并应用于特定教育任务的强大工具。 因此,整个训练过程使得模型在广泛的语言理解和具体的教育任务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为智慧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语言处理工具。

V-C 与教育技术整合

最后,它们可以无缝集成到教育技术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中,以增强整体学习体验。 大语言模型可以为聊天机器人提供动力,通过解决与课程内容、作业或一般信息相关的查询来提供个性化支持,并具有 24/7 可用性的附加优势。 大语言模型可以融入智能辅导系统,通过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指导和建议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他们还可以自动生成教育内容,包括测验、测试和学习材料,从而节省教育工作者的宝贵时间。 此外,大语言模型在语言学习平台上有应用,通过真实的对话模拟促进对话练习,并提供语法使用的实时反馈。 这些技术可以扩展到虚拟实验室和模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增强学生的实践学习体验。 总体而言,大语言模型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需要考虑模型中的伦理问题、数据隐私和潜在偏差。 持续的用户反馈和改进对于优化学习成果至关重要。

挑战和未来方向

VI-A 挑战和问题

大语言模型在教育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潜在的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与 LLM4Edu 相关的 10 个可能的挑战,以及详细说明:

1。隐私保护 [53, 75]:一般来说,EduLLM会处理大量的学生数据,包括个人信息、学习记录和行为数据。 这引发了人们对隐私保护的担忧。 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一项重大挑战,需要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和隐私政策来保障学生的权利。

2。数据偏差:EduLLM 训练过程中使用的数据可能包含偏差,这可能会导致模型[76]的输出出现偏差。 例如,如果训练数据中存在性别或种族方面的偏差,模型可能会反映这些偏差并对学生产生不公平的影响。 消除数据偏差是确保模型公平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挑战。

3。算法透明度:EduLLM 通常由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组成,其决策过程可能难以解释和理解。 算法透明度是指模型决策过程能够被解释和理解的程度[77] 在教育领域,学生和教师需要了解模型如何提出建议和评估,以信任和利用它们。

4。技术可行性:教育大语言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来进行训练和推理。 在某些教育环境中,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学校或地区,这些要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确保 EduLLM 在各种教育环境中可靠运行的技术可行性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5。人际互动和情感:教育涉及丰富的人际互动和情感体验。 EduLLM 在模拟人类师生互动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例如,在情绪分析方面,模型可能很难准确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提供适当的支持[78] 应对这些挑战,特别是在元宇宙[79, 80]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6。可访问性:EduLLM 的应用应具有广泛的可访问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这包括为残疾学生提供支持,例如为视力和听力障碍学生提供辅助功能。 确保在 EduLLM 的设计和实施中考虑可访问性需求是一项重大挑战。

7。可信度和质量评估:确保 EduLLM 的可信度和质量评估至关重要。 学生和教师需要相信模型提供的建议和反馈是准确可靠的[81] 因此,对 EduLLM 进行可信度和质量评估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这涉及建立评估标准和指标来验证模型的性能和有效性,同时确保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可靠性。

8。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EduLLM 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 首先,EduLLM可以提供教学帮助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其次,教师需要适应和掌握与EduLLM相关的技术和工具,以便与他们有效地协作和工作。 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VI-B 未来发展方向

以下是 EduLLM 未来可能的一些研究方向,并附有详细说明:

1。模型可解释性:教育大语言模型通常由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组成,其决策过程可能难以解释和理解。 为了建立 EduLLM 的可信度和可接受性,进一步的研究面临着如何解释模型的决策过程,使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解和信任模型的建议和评估的挑战。

2。个性化学习支持:EduLLM 的一大应用是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模型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学习方式,从而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

3。情商:教育涉及学生的情绪状态和经历等情绪因素。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于将情商整合到 EduLLM 中,使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和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在需要时提供适当的情绪支持和指导。

4。评估和评估:评估EduLLM的有效性和影响非常重要。 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于建立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以评估EduLLM对学生学习成果、学习过程和学习经历的影响。

5。社会公平:EduLLM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可能会引发社会公平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通过模型的设计和实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其应用不会加剧教育不平等,而是促进公平和包容的学习环境。

6。教育伦理:EduLLM的应用引发了隐私保护、数据使用、模型道德责任等伦理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于建立适当的道德准则和框架来指导 EduLLM 的开发、使用和评估。

7。跨文化适应性:EduLLM的研究和应用需要考虑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学习者的需求和差异。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于使 EduLLM 具有跨文化适应性,以更好地满足世界各地学习者的需求。

8。长期学习与发展:EduLLMs研究不应只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短期效果,还应考虑学生的长期学习与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 EduLLM 如何支持学生的长期学习目标、促进持续成长并促进终身学习。

结论

大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本文对教育大模型的研究背景、动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研究背景和动机,阐释了大模型的本质。 然后讨论了智能教育与教育大语言模型的关系,总结了教育大语言模型的研究现状。 最后,本文通过回顾现有研究,为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深入了解教育大语言模型的潜在机遇和挑战提供指导和见解,为进一步推进大语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教育大语言模型。 然而,教育大语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仍面临技术、伦理和实践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教育需求的演变,教育大模式将在为教育提供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最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方向之一。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慧教育的未来将更加数字化、人性化,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致谢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62002136和6227219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 2022A1515011861),暨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22A1515011861) 21622416),琶洲实验室青年学者计划(编号:21622416) PZL2021KF0023)、可信人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广东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重点实验室。 甘文胜博士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参考

  • [1] J. Sun, W. Gan, Z. Chen, J. Li, and P. S. Yu, “Big data meets Metaverse: A survey,” arXiv preprint arXiv:2210.16282, 2022.
  • [2] J. Sun, W. Gan, H. Chao, P. S. Yu, and W. Ding, “Internet of behaviors: A survey,”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vol. 10, no. 13, pp. 11 117–11 134, 2023.
  • [3] S. Wan, H. Lin, W. Gan, J. Chen, and P. S. Yu, “Web3: The next internet revolution,” arXiv preprint, arXiv:2304.06111, 2023.
  • [4] W. Gan, Z. Ye, S. Wan, and P. S. Yu, “Web 3.0: The future of internet,” in Companion Proceedings of the Web Conference. ACM, 2023, pp. 1266–1275.
  • [5] W. X. Zhao, K. Zhou, J. Li, T. Tang, X. Wang, Y. Hou, Y. Min, B. Zhang, J. Zhang, Z. Dong et al.,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preprint, arXiv:2303.18223, 2023.
  • [6] W. Gan, Z. Qi, J. Wu, and J. C. W. L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in education: Vision and opportunities,”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IEEE, 2023, pp. 1–10.
  • [7] W. Gan, S. Wan, and P. S. Yu, “Model-as-a-service (MaaS): A survey,”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IEEE, 2023, pp. 1–10.
  • [8] F. Zeng, W. Gan, Y. Wang, N. Liu, and P. S. Yu,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robotics: A survey,” arXiv preprint, arXiv:2311.07226, 2023.
  • [9] J. Wu, W. Gan, Z. Chen, S. Wan, and H. Lin, “AI-generated content (AIGC): A survey,” arXiv preprint, arXiv:2304.06632, 2023.
  • [10] Y. Xiao, L. Wu, J. Guo, J. Li, M. Zhang, T. Qin, and T. Liu, “A survey on non-autoregressive generation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beyond,”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vol. 45, pp. 11 407–11 427, 2023.
  • [11] C. Ziems, J. Yu, Y.-C. Wang, A. Halevy, and D. Yang, “The moral integrity corpus: A benchmark for ethical dialogue systems,” in The 6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022, pp. 3755–3773.
  • [12] F. M. Aldhafeeri and A. A. Alotaibi, “Effectiveness of digital education shifting model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agement,”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vol. 27, no. 5, pp. 6869–6891, 2022.
  • [13] H. Lin, S. Wan, W. Gan, J. Chen, and H. Chao, “Metaverse in education: Vis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IEEE, 2022, pp. 2857–2866.
  • [14] D. S. McNamara, T. Arner, R. Butterfuss, Y. Fang, M. Watanabe, N. Newton, K. S. McCarthy, L. K. Allen, and R. D. Roscoe, “iSTART: Adaptive comprehension strategy training and stealth literacy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vol. 39, no. 11, pp. 2239–2252, 2023.
  • [15] H. Kristianto and L. Gandajaya, “Offline vs online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student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teractive Technology and Smart Education, vol. 20, no. 1, pp. 106–121, 2023.
  • [16] P. S. Smith, P. J. Trygstad, and E. R. Banilower, “Widening the gap: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for K-12 science instruction.”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vol. 24, no. 8, p. n8, 2016.
  • [17] P. J. Piety, D. T. Hickey, and M. Bishop, “Educational data sciences: Framing emergent practices for analytic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nd systems,” in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Analytics and Knowledge, 2014, pp. 193–202.
  • [18] J. D. Vermunt and V. Donche, “A learning patterns perspective on student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state of the art and moving forwar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29, pp. 269–299, 2017.
  • [19] A. A. Aziz, K. M. Yusof, and J. M. Yatim,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outcomes from students’ perspective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ol. 56, pp. 22–30, 2012.
  • [20] C. Fang and Q. Lu,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model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f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data mining,” Complexity, vol. 2021, pp. 1–11, 2021.
  • [21] P. Bhargava and V. Ng, “Commonsense knowledge reasoning and generation with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A survey,” in The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2, pp. 12 317–12 325.
  • [22] E. Kasneci, K. Seßler, S. Küchemann, M. Bannert, D. Dementieva, F. Fischer, U. Gasser, G. Groh, S. Günnemann, E. Hüllermeier et al., “ChatGPT for good? 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education,”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103, p. 102274, 2023.
  • [23] N. S. Raj and V. Renumol,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adaptive content recommenders in personal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from 2015 to 2020,”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 vol. 9, no. 1, pp. 113–148, 2022.
  • [24] Z. Wang, W. Yan, C. Zeng, Y. Tian, S. Dong et al., “A unified interpretable intelligent learning diagnosis framework for learning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n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vol. 2023, 2023.
  • [25] J. Rudolph, S. Tan, and S. Tan, “ChatGPT: Bullshit spewer or the end of traditional assess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vol. 6, no. 1, 2023.
  • [26] R. Marshall, A. Pardo, D. Smith, and T. Watson, “Implementing next generation privacy and ethics research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 53, no. 4, pp. 737–755, 2022.
  • [27] R. F. Kizilcec and H. Lee, “Algorithmic fairness in education,” in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2022, pp. 174–202.
  • [28] H. Lee, “The rise of ChatGPT: Exploring its potential in medical education,” Anatomical Sciences Education, 2023.
  • [29] L. J. Zachary and L. Z. Fain, The mentor’s guide: Facilitating effective learning relationships. John Wiley & Sons, 2022.
  • [30] V. Shunkov, O. Shevtsova, V. Koval, T. Grygorenko, L. Yefymenko, Y. Smolianko, and O. Kuchai, “Prospective directions of using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n the training of future specialists,” 2022.
  • [31] R. Tang, Y.-N. Chuang, and X. Hu, “The science of detecting LLM-generated texts,” arXiv preprint, arXiv:2303.07205, 2023.
  • [32] D. Baidoo-Anu and L. O. Ansah,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Understand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ChatGPT in promo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AI, vol. 7, no. 1, pp. 52–62, 2023.
  • [33] L. Weissweiler, V. Hofmann, A. Köksal, and H. Schütze, “The better your syntax, the better your semantics? probing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for the english comparative correlative,” arXiv preprint, arXiv:2210.13181, 2022.
  • [34] Y. Meng, J. Huang, Y. Zhang, and J. Han, “Generating training data with language models: Towards zero-shot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vol. 35, pp. 462–477, 2022.
  • [35] S. Agarwal, B. Agarwal, and R. Gupta, “Chatbots and virtual assistant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Library Hi Tech, vol. 40, no. 4, pp. 1013–1030, 2022.
  • [36] J. Gao, L. Ren, Y. Yang, D. Zhang, and L. Li,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timuli on smart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echnology readi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 vol. 17, no. 4, pp. 1123–1142, 2022.
  • [37] M. Salvagno, F. S. Taccone, A. G. Gerli et al., “C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lp for scientific writing?” Critical Care, vol. 27, no. 1, pp. 1–5, 2023.
  • [38] U. Ertuğrul, “Lifelong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LLM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tud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vol. 5, no. 1, pp. 429–438, 2023.
  • [39] A. Vaswani, N. Shazeer, N. Parmar, J. Uszkoreit, L. Jones, A. N. Gomez, Ł. Kaiser, and I. Polosukhin,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vol. 30, 2017.
  • [40] P. Shaw, J. Uszkoreit, and A. Vaswani, “Self-attention with relative position representations,” in NAACL-HLT, 2018, pp. 464–468.
  • [41] B. Zoph, G. Ghiasi, T.-Y. Lin, Y. Cui, H. Liu, E. D. Cubuk, and Q. Le, “Rethinking pre-training and self-training,”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vol. 33, pp. 3833–3845, 2020.
  • [42] J. Howard and S. Ruder, “Universal language model fine-tuning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in the 5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018, pp. 328–339.
  • [43] N. Kandpal, H. Deng, A. Roberts, E. Wallace, and C. Raffel, “Large language models struggle to learn long-tail knowledg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PMLR, 2023, pp. 15 696–15 707.
  • [44] F. Zeng, W. Gan, Y. Wang, and P. S. Yu, “Distributed training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in The 29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IEEE, 2023, pp. 1–8.
  • [45] B. Jin and Ž. Kereta, “On the convergence of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for linear inverse problems in banach spaces,” 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 vol. 16, no. 2, pp. 671–705, 2023.
  • [46] M. Reyad, A. M. Sarhan, and M. Arafa, “A modified adam algorithm for deep neural network optimization,”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pp. 1–18, 2023.
  • [47] M. Kang, J.-Y. Zhu, R. Zhang, J. Park, E. Shechtman, S. Paris, and T. Park, “Scaling up gans for text-to-image synthesis,” in The IEEE/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23, pp. 10 124–10 134.
  • [48] P. Zhu, X. Hou, K. Tang, Y. Liu, Y.-P. Zhao, and Z. Wang, “Unsupervised feature selection through combining graph learning and L2, 0-norm constraint,”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622, pp. 68–82, 2023.
  • [49] C. Xu and J. McAuley, “A survey on model compression and acceleration for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in The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ol. 37, no. 9, 2023, pp. 10 566–10 575.
  • [50] R. Bajaj and V. Sharma, “Smart education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determination of learning styles,”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vol. 132, pp. 834–842, 2018.
  • [51] T. Hampel and R. Keil-Slawik, “steam: structuring information in team-distribu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omputing, vol. 1, no. 2es, pp. 3–es, 2001.
  • [52] Z. Chen, J. Wu, W. Gan, and Z. Qi, “Metaverse security and privacy: An overview,”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IEEE, 2022, pp. 2950–2959.
  • [53] Y. Chen, W. Gan, Y. Wu, and P. S. Yu, “Privacy-preserving federated mining of frequent itemsets,”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625, pp. 504–520, 2023.
  • [54] M. May and S. George, “Using students’ tracking data in e-learning: Are we always aware of security and privacy concerns?” in The IEE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and Networks. IEEE, 2011, pp. 10–14.
  • [55] P. Fournier-Viger, W. Gan, Y. Wu, M. Nouioua, W. Song, T. Truong, and H. Duong, “Pattern mining: Curre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base Systems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22, pp. 34–49.
  • [56] W. Gan, J. C. W. Lin, P. Fournier-Viger, H. C. Chao, and P. S. Yu, “A survey of parallel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 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 vol. 13, no. 3, pp. 1–34, 2019.
  • [57] C. Herodotou, B. Rienties, A. Boroowa, Z. Zdrahal, and M. Hlosta, “A large-scale implementation of predictive learning analytic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teachers’ role and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67, pp. 1273–1306, 2019.
  • [58] F. Filgueir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 governance,” Educatio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Justice, p. 17461979231160674, 2023.
  • [59] T. A. Al-Qablan, M. H. Mohd Noor, M. A. Al-Betar, and A. T. Khader, “A survey on sentimen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pp. 1–35, 2023.
  • [60] M. I. Jordan and T. M. Mitchell, “Machine learning: Trends,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Science, vol. 349, no. 6245, pp. 255–260, 2015.
  • [61] Y. LeCun, Y. Bengio, and G. Hinton, “Deep learning,” Nature, vol. 521, no. 7553, pp. 436–444, 2015.
  • [62] L. P. Kaelbling, M. L. Littman, and A. W. Moor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 survey,” 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vol. 4, pp. 237–285, 1996.
  • [63] T. Carta, C. Romac, T. Wolf, S. Lamprier, O. Sigaud, and P.-Y. Oudeyer, “Ground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i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 with onlin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preprint, arXiv:2302.02662, 2023.
  • [64] W. Gan, J. C.-W. Lin, P. Fournier-Viger, H. Chao, and P. S. Yu, “HUOPM: High-utility occupancy pattern mi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vol. 50, no. 3, pp. 1195–1208, 2020.
  • [65] W. Gan, J. C.-W. Lin, P. Fournier-Viger, H. Chao, V. S. Tseng, and P. S. Yu, “A survey of utility-oriented pattern mi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vol. 33, no. 4, pp. 1306–1327, 2021.
  • [66] C. Thomas and D. B. Jayagopi, “Predict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classrooms using facial behavioral cues,” in The 1st ACM SIGCHI Workshop on Multimodal Interaction for Education, 2017, pp. 33–40.
  • [67] A. B. Wong, Z. Huang, and K. Wu, “Leveraging audible and inaudible signals for pronunciation training by sensing articulation through a smartphone,” Speech Communication, vol. 144, pp. 42–56, 2022.
  • [68] J. Wu, W. Gan, Z. Chen, S. Wan, and P. S. Yu,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 A survey,”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IEEE, 2023, pp. 1–10.
  • [69] R. Martinez-Maldonado, V. Echeverria, G. Fernandez Nieto, and S. Buckingham Shum, “From data to insights: A layered storytelling approach for multimodal learning analytics,” in The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20, pp. 1–15.
  • [70] L. Li, Y. Zhang, and L. Chen, “Prompt distillation for efficient LLM-based recommendation,” in The 32nd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2023, pp. 1348–1357.
  • [71] A. Peña-Ayala,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 survey and a data mining-based analysis of recent work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vol. 41, no. 4, pp. 1432–1462, 2014.
  • [72] B. Li, R. Pang, Y. Zhang, T. N. Sainath, T. Strohman, P. Haghani, Y. Zhu, B. Farris, N. Gaur, and M. Prasad, “Massively multilingual asr: A lifelong learning solution,”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EEE, 2022, pp. 6397–6401.
  • [73] H. Huang, T. Tang, D. Zhang, W. X. Zhao, T. Song, Y. Xia, and F. Wei, “Not all languages are created equal in LLMs: Improving multilingual capability by cross-lingual-thought prompting,” arXiv preprint, arXiv:2305.07004, 2023.
  • [74] M. Bernabei, S. Colabianchi, A. Falegnami, and F. Costantino, “Students’ use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perceptions, efficacy, and detection chance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 100172, 2023.
  • [75] W. Gan, C.-W. J. Lin, H. C. Chao, S. L. Wang, and P. S. Yu, “Privacy preserving utility mining: a survey,”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IEEE, 2018, pp. 2617–2626.
  • [76] P. Schramowski, C. Turan, N. Andersen, C. A. Rothkopf, and K. Kersting, “Large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s contain human-like biases of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to do,”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vol. 4, no. 3, pp. 258–268, 2022.
  • [77] E. Rader, K. Cotter, and J. Cho, “Explanations as mechanisms for supporting algorithmic transparency,” in The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18, pp. 1–13.
  • [78] K. Aldrup, B. Carstensen, and U. Klusmann, “Is empathy the key to effective teach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ts association with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and student outcome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 34, no. 3, pp. 1177–1216, 2022.
  • [79] J. Sun, W. Gan, H. Chao, and P. S. Yu, “Metaverse: Survey, applications, security, and opportunities,” arXiv preprint arXiv:2210.07990, 2022.
  • [80] R. Yang, L. Li, W. Gan, Z. Chen, and Z. Qi, “The human-centric Metaverse: A survey,” in Companion Proceedings of the ACM Web Conference, 2023, pp. 1296–1306.
  • [81] D. Boud and E. Molloy, “Rethinking models of feedback for learning: the challenge of design,”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vol. 38, no. 6, pp. 698–712, 2013.